为了赶上2021年的末班车,3家汽车主机厂系融资租赁公司在去年最后一个月先后完成了增资。12月6日,东风标致雪铁龙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进行了增资,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5亿元,增幅为67%。12月15日,德国大众汽车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7.23亿元增加至10.70亿元,增幅达到47.99%。12月22日,特斯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进行了增资,注册资本由3000万美元增加至1.4亿美元,增幅达到366.67%。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37家汽车主机厂系融资租赁公司,仅在2021年,就有12家公司进行了增资,占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且增资幅度较大,其中不乏多家企业的增资幅度高达2~3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车企对融资租赁业务的重视程度在加深,也透露出金融行业的新风向。
融资租赁左右逢源
2021年,车企对融资租赁业务的愈发重视,车咖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成伟认为来自于两方面的压力。其一来自于监管层面,目前监管部门通过利率调整、首付款比例、资金来源等方面措施,加强了对车贷业务的监管,车企在金融板
块急于寻找贷款之外的业务增长点。其二来自于市场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国内车贷渗透率持续提升,已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日益接近,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增长触及天花板,不仅在市场规模方面难有增长空间,而且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利润也持续变薄。车企们意识到,融资租赁会是下一个机会,于是增资投入便是布局的第一步。
既然看准了融资租赁市场,那么就要先扩大规模,进而提升利润。众所周知,国内汽车市场从1990年前后进入快速增长期,维持了近30年的突飞猛进至2018年开始下降,汽车产业自此进入产业调整期。
事实上,一二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已趋于饱和,汽车渠道拓展下一步的发力重点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下沉市场的用户相对而言收入较低、征信水平一般、还款能力有限,并不适合传统的车贷产品,反而更加适合融资租赁中的直租类产品。
而销量暴增的新能源汽车因为贬值严重,用户逐渐会更加关注其使用性能,并不在意车辆的所有权,这种属性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用户也更适合直租类产品;二手车因为车源的不确定性和产品的非标性,客户对其质量心存疑虑,融资租赁产品可放弃残值的特性也格外适合二手车用户。
与此同时,国家强监管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汽车贷款的利润空间,因为贷款是纯融资行为,利润来自于息差;而融资租赁既融资又融物,利润来源不仅是息差,还包括交易利润,所以只要客户认可,收费标准可以更高,这也就保证了经营企业的利润。
特别是在汽车流通渠道变革明显的趋势下,也为融资租赁的发展提供了土壤。2021年,直营模式的快速推进成为汽车流通渠道变革的一大特色。以前汽车贷款主要依赖于4S店渠道推广业务,通常一个区域甚至一个省只有一名金融业务员负责,纯金融业务的线下服务也较少。而直营模式下必需建立团队,除了卖车还希望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融资租赁业务的特色就是需要有线下服务团队,比如直租业务的上牌、上险、交车、理赔等服务,刚好与直营渠道相匹配。
所以,黄成伟判断,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二手车,无论是下沉渠道还是直营渠道,都为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相信2022年,融资租赁业务会得到一个快速发展,甚至转型成为汽车金融的主要业务类型。
两极更分化,市场再细分
融资租赁市场的繁荣,只是2021年汽车金融市场酝酿变局的一个侧面。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过去一年的汽车金融市场,黄成伟归纳为行业两极分化,细分市场增长迅猛。这里的细分市场指的是新能源汽车金融和二手车金融。
元旦刚过,行业大数据和很多企业的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仅以一汽和广汽为例,2021年,一汽金融达成52万单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11000单,同比增长210%,二手车业务18188单,同比增长60%;一汽租赁全年达成33.62万单业务,同比增长69%,其中新能源业务9746单,同比增长128%。广汽汇理全年业务446828单,同比增长4.1%;广汽租赁的前11个月数据显示,业务共56182单,同比增长121%。
上述两家企业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体趋势,头部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中的平安银行、主机厂系金融公司中的一汽、广汽和第三方金融机构中的灿谷、易鑫等主流企业,在2021年的总体发展势头仍然是向好的,且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金融细分市场增势迅猛;但与此同时,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如银行中的部分城商行,厂家金融公司中的华泰、众泰、正通和一些小规模第三方企业则出现了一波萎缩、退出和倒闭潮,行业两极分化严重。
且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越来越高,二手车后劲十足,新能源汽车金融和二手车金融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新看点;此消彼长之下,新车销量疲软,且金融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俨然已经成为一片利润越来越低的红海市场。
灿谷集团首席运营官宋志鹏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金融的表现与汽车消费的情况密不可分。从汽车消费来看,2020年疫情对汽车消费造成较大冲击,一季度全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4%,二、三季度随着疫情前期积压需求的释放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汽车销售也开始强势反弹,全年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9%,降幅较2019年收窄。
2021年开始,汽车消费逐渐回归常态化,但恢复节奏边际放缓。在引导汽车金融可持续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多项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各大金融机构均开始考虑二手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抵押贷款、信用类贷款以及其他多样化的产品,这也带动了汽车金融行业朝着多元化格局发展。但汽车金融的多元化趋势也对各类汽车金融机构在细分领域的风险把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机构间风控能力差距或将进一步体现,有助于大平台、大公司的发展。
坚守合规打造服务生态
站在新年的起点展望未来,汽车金融行业已经步入多元竞争新格局,行业日益走向成熟,宋志鹏认为行业前景依然广阔。他分析,从需求端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为汽车金融行业提供了扎实的基本盘;同时需求结构、客群结构的变化,也在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尤其是二手车、新能源汽车、网约车、商用车均有望成为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新看点,融资租赁为消费者获取车辆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促进汽车消费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从政策端看,国内大循环背景下鼓励汽车消费,汽车金融正迎来红利期,政策逐步向持牌机构倾斜,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在竞争上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体系或综合金融生态、丰富的渠道资源、科技赋能已经成为以灿谷为代表的汽车服务平台的共同特点。以灿谷为例,成立十余年,灿谷基于车金融、车交易和车后市场服务的产品矩阵,搭建起汽车供应链服务生态体系。
未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趋于成熟,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也将持续呈现上升趋势,未来我国汽车金融行业或将保持较快增长。不过,疫情变化和国内外经济环境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黄成伟也持类似的判断,他也认为,我国汽车金融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且
整体规模和金融渗透率还会持续提升,但整体发展方向依然要紧跟监管政策导向,坚守合规经营底线。
2021年11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禁止外包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禁止合作机构以银行名义向客户收取任何费用,这将给汽车金融助贷业务以严重打击,促使金融实实在在地服务实体经济。
2021年12月3日,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因零售贷款放款比例不符合规定等原因被北京银保监局处罚。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从3.85%降为3.8%。
黄成伟认为,上述两个事件结合起来看,一方面说明管理部门对汽车贷款业务从严监管,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下降虽不多,但释放出未来持续下降的信号,说明汽车金融贷款业务后续竞争会更加激烈,利润空间持续缩小。政策和市场之手,或惊涛拍岸卷起千层浪,或润物无声悄然改变游戏规则,总之汽车金融市场正在被重塑,只有能顺应局势变化的玩家才能走得更远。
来源:中国汽车报